[ 千年古镇泗泾曾因漕运、米粮而有过繁盛的年岁,但在近几十年,它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城市化浪潮。泗泾老街两侧的老建筑在修缮后,随着居住功能的淡化,势必引入新的功能。在古镇新城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老建筑将会起到连接地方的历史与文化记忆的纽带功能。 ]
最近有一个新词“沪派江南”,大体上指有上海特色的江南水乡村镇,泗泾可以算是一个典型案例。泗泾是上海市松江区的一处古镇,东西向穿城而过的地铁9号线在泗泾有一站。论古镇旅游的热度,它不及东边的七宝和西边的朱家角,但每到周末,泗泾塘河道以北、开江中路两侧的泗泾老街人气也很旺。
最近,第一财经记者走访看到,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泗泾古镇已经在发生变化。
昔日江南古镇,今日落脚城市
在即刻App,有网友把泗泾称作“上海的吉祥寺”。吉祥寺是日本东京西部的一个地区,因氛围闲适、烟火气足,成为年轻人喜欢的居住区。“泗泾住了很多坐地铁去城区通勤上班的年轻人,本地也有非常丰富的业态,人气旺,站前有一大片由小吃店组成的商业街。”该网友写道。
站在泗泾塘上唯一留存至今的古桥福连桥桥头,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设计总监冯立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泗泾有两块‘落脚城市’,一块在泗泾地铁站附近,一块就是河对面这片老房子。”落脚城市大体上指外来移民可以以较低支出生活下去的地方。
历史上,千年古镇泗泾曾因漕运、米粮而有过繁盛的年岁,但在近几十年,它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城市化浪潮,老房子越来越少,拔地而起的高楼带来了新的居民。
在老街上,记者见到一些散步的老居民,他们时而停步,指着正在改造的老房子,聊起过去。操安徽口音的一对姐弟登上石桥,谈论着接下来生意上的安排,朝泗泾塘南岸的大片平房走去。一家发廊装修得很新,年轻的“托尼老师”蹲在门口讲着电话。2002年新建的仿古建筑安方塔,旁边点缀着花草和石板路,穿着古装手持宝剑的女青年飒爽回身,两名摄影师围着她拍照。
“古镇新城泗泾”是松江区泗泾镇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名字。泗泾老街附近就是“古镇新城”的清晰写照。2019年5月,泗泾镇对老镇区东至沪松公路、南至沪松公路、西至江川路、北至鼓浪路的范围启动动迁(征收),主要涉及的就是泗泾老街沿线。2023年3月,泗泾古镇焕新开街,开放了约四分之一的路段,最有泗泾特色的沿河200多米民宅连廊与游客见面。2023年底,福连桥修缮完工。不断变化,使古镇拥有新城般的气息。
一周前,记者在泗泾看到,几处修缮完毕、植入文化消费功能的老房子开门迎客;以史量才故居为核心的改造项目尚在施工当中,头戴安全帽的工人进进出出,旁边松江四中刚放学的少年少女吃着零食若无其事地穿过工地;诸多沿河平房和多层含底商的楼房仍有施工围挡或搭着脚手架,老街东端附近的泗泾古玩城也在封闭改造。
据了解,泗泾古镇并没有采用整体由单一主体推进改造开发的策略,而是不同主体、多个项目叠加。居民与商户的拆迁持续时间久,文旅消费业态的开发也较为单纯,以小店出租换手为主。星巴克入驻了老街,但店面袖珍。有人认为泗泾的状态很特殊,有种自由轻松的感觉,商业化的程度没有那么深,也不那么千篇一律。可以预想,等改造全部完成之后,泗泾古镇可能成为一个风格比较清新的文旅休闲好去处。
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待释放
西起泗泾江川路,东到张泾桥,以首尾两座“古镇泗泾”牌坊为界,泗泾老街长约700米。南北不到150米的宽度,是古镇老房子分布的主要区域。冯立介绍称,开江中路历史上是泗泾老街建筑与社会阶层的分界线,往南到泗泾塘之间的“下塘”地带是平民居住区,路北“上塘”则主要是大户人家。
泗泾塘畔民居骑楼下,在水边曾有一条下塘街。街虽然不宽,但人气很旺,曾是老少居民穿行、休息的地方,算是老街当年的公共生活空间,也是泗泾最有特色的建筑形式之一。
随着水运的衰落,老居民迁移,曾经繁盛的码头和下塘街都归于沉寂。在老街整体改造中,保存下来的一段骑楼也转化成了不同的形态。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参与泗泾古镇整体保护规划修编。他们对泗泾古镇的文物保护点、历史建筑、风貌街道等进行了调查,确认了以保护历史建筑为点,保护街巷、河道为线,保护古镇整体格局为面,最终形成了“点、线、面”的保护格局。2016年,对程宅、孙士林宅、管宅三座分别建于明代、清代、民国时期的老宅,先后启动保护修缮设计。
开江中路377号南村映雪,是新华传媒从2019年7月开始运营的一家书店。这家书店所在的老房子就是管宅。程宅、孙士林宅与管宅相邻,三座房子整体风貌上彼此和谐,均为传统木结构院落式布局,建筑两层,小青瓦双坡屋面。建筑坐南朝北,北向临街,南向临河,是上海传统民居的典型实例。
南村映雪书店里有各类上海、松江历史书籍,以及最新的杂志、文创品和咖啡,吸引着来泗泾老街逛游的读者们。改造后的孙士林宅曾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建筑遗产保护教学实践基地,现关闭中,等待下一个机构进入展开活化利用。改造后的程宅则开出了一家文化空间,兼具茶馆、展厅的功能。
女性出现了黄体酮过低的情况,有可能是黄体功能不全引起。黄体酮主要由黄体分泌出来,在黄体功能不全的时候这种激素分泌量就会减少,健康可能会受到威胁。如果有黄体酮太低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注射黄体酮,达到维持健康的目的,否则黄体酮分泌不足,有可能会威胁女性健康。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经历,它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现象:在面对健康困扰时,人们往往希望找到快速而简单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保健品市场以其强大的宣传效应,成为许多人的首选。但是,当结果并非如人们所愿时,那种“就这?”的失望感便油然而生。这种情况促使我们思考,真正的健康解决方案是什么?是不是我们在寻求健康的道路上,有了一些偏差?
复旦大学首任校长、民国文化名家马相伯是泗泾人。他的故居在开江中路214号,大门在南村映雪的斜对面,是一座江南风格私家住宅,也是上海市首批革命文物。马相伯故居的第二进于2012年做了修缮,2020年的二期修缮,则是针对故居后三进、整体门头的。完工后,马相伯故居对公众免费开放,这里日常陈列马相伯生平展览。穿过马相伯故居侧面的宅巷,就是福田净寺的后门。这座庙宇是由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刹东田寺及另外7座庙宇合并建立的。东田寺的原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尚存,现在泗泾古街西头的安方塔,也是东田古塔的异地重建版。
开江东路219号史量才故居,目前在整体改造中。整个院落有一座酷似乡村工厂的水泥大门,门两侧有一副对联“顺应时代进步潮流,鼓舞民众爱国斗志”。大院正中有两棵大树,南侧临街两层老宅,有一段棚顶被绿叶爬满,老房子外墙的木条和蓝色木窗很有特色。院子北侧则是一座两层的新楼,一层已经入驻了本市知名文创空间申报馆。
1916年,报业巨子史量才建此自宅,1918年春竣工,以夫人庞明德的名字命名为“明德堂”。这座宅子位于院子西侧,是泗泾民国中西合璧的民宅建筑典范,保有老式门厅和仪门。保护修缮涉及主入口处的牌坊和照壁、一进建筑、庭院及两个小天井、二进建筑及庭院、第三进建筑及庭院。记者看到工程尚在进展之中,从老宅北侧拐弯,就能来到文化路上、四时和院门前的广场,广场一侧放着一件艺术装置,是一束放在地上的玫瑰花,足有一人多高。“玫瑰花”旁边的文化路26号,也是一座老宅子,曾用于开店多年,目前也在改造状态。
一系列的老建筑改造逐次完成后,新引入的文化消费功能配资app哪个靠谱,有望丰富泗泾老街的逛游体验。
马相伯程宅泗泾古镇泗泾泗泾老街发布于:上海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