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他们分别是:古印度、古埃及、古中国、古巴比伦。
以这些古国为起点,人类开启了不同的文明进程。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是东方文明的代表。而以古巴比伦为起点,西亚也开启了两河流域文明。
说到两河流域文明,其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最早,苏美尔人在这里定居、生活,建立了苏美尔文明。
随着苏美尔王朝被外来的民族歼灭,巴比伦文明开启。公元前1300年,亚述人崛起了,建立了新的帝国。
虽然他们努力复兴巴比伦文明,但是最终还是被波斯人征服。随着塞琉古时期的到来,巴比伦文明终结。
虽然说,在人类各个文明进程中,只有中华文明从来没有被中断过,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其他文明对人类的历史没有贡献。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开启两河流域文明进程的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人为了方便记录自己民族的日常生活和重大事件,他们率先发明了著名的楔形文字。
后来,楔形文字被广泛使用,扩展到记录整个两河流域所有的苏美尔人的生活和文化范畴。
苏美尔人的活动频繁,至今在伊拉克境内还有大量的苏美尔人留下的各种遗址,其中那些带有文字记录性质的碑文、法典等为后人研究当时人类文明的演变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由于苏美尔人曾经统一了米索不达米亚,建立了众所周知的苏尔第三王朝,所以很多后来的学者,都对苏美尔人记录的各种碑文特别感兴趣。
一些德国人甚至都想要去利用波斯语破解楔形文字。
但是,楔形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就跟甲骨文一样,非常难以理解。中国现在的文字,也就是汉字,是甲骨文经过长期的演变、简化得来的,是一种图形文字。
这也是为什么中文难学的原因。因为跟西方那些拼音文字相比,显然图形的变化更多,规律更加难以掌握。
所以,虽然从19世纪中期开始,伊拉克境内苏美尔人遗址中,开始出土大量的碑文,其中有绝大部分(约十万多块)被运抵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中,但是,其真正用于研究的并不多。
更为巧合的是,虽然史学家、文字学家潜心研究各种碑文,但是最大的突破居然是从一个印刷工人开始的。
印刷工人名为史密斯,那个时候,他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楔形文字爱好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2年的时间,翻译了大量的碑文。其中就有一块碑文中,记录了史前大洪水的情况。
这块碑文属于苏美尔人的著作《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一部分,上面所写的文字翻译过来,大概的意思就是:
不要忘了给大船建造一个顶子,带上吃的、用的东西去船上,并且带上动物和种子。
随着史密斯翻译的深入,他越来越觉得这段文字眼熟,这不就是《圣经》中所记述的史前大洪水的景象吗?
只不过,《圣经》中提到了这个大洪水是神的惩罚,持续了数十天(具体来说是40个昼夜)。发现这个情况之后,就连英国首相都前来听他的讲述,由此可见,这个发现是多么的重要。
其实,说到史前大洪水,不仅《圣经》中有所记载,就连中国的《山海经》也对其有过类似的描述。
不过,无论是《圣经》还是《山海经》,显然其记录的时间都比《吉尔伽美什史诗》要晚很多。
苏美尔人制作这块碑文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3000年——2500年左右,《圣经》成书时间约公元前1500年——400年,也就是说这比《圣经》早了1000多年。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各国的专家纷纷发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很多人认为,既然苏美尔人都已经记录了这场大洪水的情况,可见其真实性是十分可靠的。
但是,情况真的如此吗?虽然我们现在对当时的这段历史时期没有更加直观的认知了,但是,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也许我们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对于大洪水是否发生过,无非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发生过,而且事件的真实性和《吉尔伽美什史诗》记录的完全一致。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道脆皮椒盐鸡翅摒弃了传统油炸的烹饪方式,转而采用更为健康的烘焙技巧,既保留了鸡翅的原汁原味,又大大降低了油脂的摄入,让美味与健康并存,成为了大朋友小朋友餐桌上的共同挚爱。它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是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在外就餐时,餐桌上通常都会给顾客提供纸巾,方便顾客擦嘴擦手等。当用餐结束,结完账后,很多朋友并不会在意桌面上留有的纸巾。但是你知道吗?不少饭店里提供的纸巾并不是免费的,它通常都会收取几元的费用。如果你没用完留在桌面,工作人员就会把它丢掉或收集起来下次使用。其实对于这个纸巾,在结完账后,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带走。纸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把它带走就能以备不时之需,而且我们已经付过钱了,不拿也白不拿。
支持这一观点的主要原因有2个,一方面,包括《吉尔伽美什史诗》在内的西方文明、东方文明、西亚文明都曾经在几乎同一时期记录了这场灾难,所以其真实性可以相互印证;
另一方面,据相关科学数据记载,在1万年前,世界被巨大的冰盖覆盖,后来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上涨,幅度很大,有近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没,这一事件持续了30多年时间。
也许当时的人们头脑中没有地球的概念,没有科学的概念,所以认为是神的力量造成的这一灾难,而且因为灾难遍布全球,所以不同的文明对其都有相似的记载。
只不过,有些地方根据不同的灾难现状,表述不太一致而已。
第二种,发生过,但是被认为的大幅修改了。
西方国家普遍推行宗教信仰,因为他们的民族性比较弱,所以一个国家需要依靠统一的信仰来维持团结,因此,虽然史前大洪水可能确实存在过,但是为了强化宗教性,《圣经》就给这一自然灾害增添了很多神性。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告诉民众,宗教信仰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倡导大家都要有宗教信仰,由此便于国家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告诉大家,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后果十分严重。
第三种,没有发生过。
我们不可否认,任何文明都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是个体的意志逐步统一、趋近最终才造就了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免就会有人性丑陋的一面被释放出来的可能。
也就是说,不管是出于政治目的、军事目的,还是其他目的,或者偶发因素,史前大洪水有可能是某些人、组织、集团编造出来的谎言。至于后来有其他文献对其进行记录,很有可能是抄袭而已。
不管怎样,只要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一天,文明进程就会不断推进。东西方文明的膨胀也会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但无论碰撞的结果怎样,过程有多么惊心动魄,我们都应该明白,人类最终还是会以统一体的形式,去面对自然。如何能够团结起来互联网金融股票配资,共同应对那些威胁人类生存、繁衍的挑战,才是我们未来真正应该关注的事。
苏美尔人巴比伦碑文文明苏美尔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